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戏曲百家 >

“好不了,亡不了!”—— 谈京剧的现状和未来(下)

2013-05-28 22:28 【 字体:

五、“咱们的京剧怎么啦?”

1、谭元寿拒称“表演艺术家”

  “谭派”掌门人谭元寿先生是当今公认的京剧文武须生第一人。在“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头衔满天飞的今天,给谭元寿带上这顶“桂冠”是没人敢说二话的。可是谭元寿本人不仅对此不屑一顾,而且还感到“汗颜无地”。他坦率地声明:“如果我成了‘表演艺术家’,我得问一句:咱们的京剧怎么啦?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是表演艺术家,马连良是表演艺术家,我父亲(即谭富英先生)是表演艺术家,我只是个二三流的京剧演员!”谭元寿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说,“请你们以后介绍我的时候,去掉‘表演艺术家’的头衔。”
  谭元寿先生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直言不讳地道出了一个不容否认的现实——目前的京剧界没有能称得上是“表演艺术家”的人物!
 
为什么说谭元寿先生此言不虚呢?据谭先生本人讲,他拿起来就能唱的戏约在一百五十出左右。而前辈艺术大师像四大须生、四大名旦等,哪一位会戏都在二三百出以上。不仅会,而且精。由此可见,没有几百出戏的剧目积累、数千次的舞台实践,怎么可能练就炉火纯青的表演技艺呢?又怎么可能称得上是“表演艺术家”呢?
 
2、狼真的来啦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比较著名的中年京剧演员一般也就会唱四五十出戏,而正在走红的青年京剧演员(包括研究生班毕业的)也就会唱二十出戏左右。已故前辈戏曲专家朱家溍
老先生生前就坦言:“当年挑班的演员没有二百出戏是不敢挂牌的。我想从二百出到一百出,从一百出到五十出,再从五十出到二十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恐怕是再清楚不过了”。中国戏曲学院的张关正教授更是深感忧虑地说:“我们这一代比起我们的前辈就是半瓶子醋,能学、能会五十出戏的人就算不错了,几年后我们都到了退休年龄,活跃在舞台上和课堂上的将是我们的学生辈,他们能学、能会二十出戏也就不简单了。而我们的前辈哪一位不会一百出戏以上呢?您说学了二十出戏就要教戏,这是多么可怕呀。我们总说狼来了,如今这狼可是真的来啦”。虽然现在出名的那些青年演员有几出拿手戏唱得也算不错,也很受观众欢迎,但仅凭这几出戏是成不了大气候的,一个京剧演员在其一生的艺术生涯中仅靠几出戏“包打天下”是长久不了的。这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几个京剧演员艺术生命是否能持久的问题,而是整个京剧艺术生命力可能衰竭的问题。

        3、即使梅兰芳在世,也难同当代流行歌星竞争

  我们不能不悲观地感叹:即使梅兰芳这样伟大艺术家在世,也难同当代流行歌星去竞争了。我们对包括京剧艺术在内的许多传统艺术的继续存在毫不怀疑,但若想使其重现辉煌是不可能的,因为当代社会是最注重现实功利性的,对于当代青年人来说,那些能够在短期内速成,且又能够迅速获得可观经济收益的流行时尚艺术领域太具诱惑力了,很难想象大批当代青年人(少数除外)再像前辈艺术家那样穷其毕生心血去刻苦钻研已经失去绝大市场份额的传统京剧艺术了这个时代是“生产”稍纵即逝的“艺术流星”的时代,而不是诞生艺术大师的时代,或许在未来新兴的艺术领域里可以产生新的艺术大师,但在传统京剧艺术领域,诞生大师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4、“什么艺术大师呀,是艺术大失!”

  著名京剧武生艺术家厉慧良先生在一次精彩的演出之后受到观众的热烈欢呼与赞扬,有记者当面称其为“艺术大师”,厉先生则自嘲地回答说:“什么艺术大师呀,是‘艺术大失!”以厉慧良超凡脱俗的艺术造诣来说,他绝对够得上是当代的京剧艺术大师,而他所说的“艺术大失”是指京剧艺术宝库中那么多优秀的剧目和绝活儿都已经失传了,有些则正濒于失传之中。其实关于抢救濒于失传的优秀传统剧目,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有许多有识之士在不遗余力地呼吁,相关的的专家座谈会没少开,但总归是说得多、做得少,结果成效甚微。

      5、“绝活儿”几近失传

  建国后党和政府有意识地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如五六十年代拍摄了《梅兰芳舞台艺术》《尚小云舞台艺术》《周信芳舞台艺术》《盖叫天舞台艺术》等等,其他京剧名家如程砚秋、侯喜瑞、姜妙香、肖长华、马连良、谭富英、叶盛兰、裘盛戎、孙毓堃、李少春、袁世海、张君秋、李多奎、高盛麟、言慧珠、孙盛武、艾世菊等也都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电影资料。这些资料确实太珍贵了,但当时的这方面工作因收各个时期政治气候的影响而很不系统,不仅另有许许多多京剧艺术家没能留下影像资料,就是上述这些艺术家的更多的拿手杰作也未能保留下来。特别是经历了十年“文革”,许多杰出艺术家被迫害致死,损失相当惨重。虽然八十年代传统戏开禁以后,一些硕果尚存的老艺术家如张君秋、袁世海、李万春、高盛麟、王金璐、厉慧良等的演出通过录像保留下来了,但终因他们年事已高,只能演出自己拿手戏中的一小部分了,不仅无法与他们艺术生涯鼎盛时期相比,而且他们在更多的拿手好戏里创造的“绝活儿”也几近失传了。

6、京剧艺术与话剧不同

  京剧艺术与话剧不同,话剧的剧本是“一剧之本”,只要有了剧本,演员在导演指挥下,分派了角色,背会了台词就可以上台了。而京剧不同,京剧的剧本固然也需要演员背会台词和唱词,但一出戏里的唱腔儿的尺寸、韵味儿,做表舞打的技巧、劲头,不同流派的表现方法等等都“藏”在那些名角儿的身上,在剧本里是“找”不着的。这就需要名角儿给青年演员“说”戏,或者组织人力物力给老艺术家们录影像资料,使后学者有规矩可循。但在近二十多年来,这方面工作抓得还是不紧,致使“文革”后硕果尚存的一些老艺术家也带着他们的“绝活儿”走了,这实在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事情。
 
7 “艺术大失”,也有其必然的一面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厉慧良先生所说的“艺术大失”,也有其必然的一面。京剧作为古典艺术产生于古代社会技术不发达的历史时期,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早期的京剧名角儿所创演的戏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失传,这也是艺术发展的自然规律。关于京剧剧目,历来有一种说法,即“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列国戏”。按照这个说法,仅描写店宋两朝故事的戏加起来就有三千八百出戏,而今天京剧舞台上翻来复去演出的也就那么几十出。欧洲的歌剧也一样,据史料记载,自歌剧诞生以来,历代作曲家共创作出了一万二千多部歌剧,而在今天欧美各大歌剧院经常演出的也不过就是二三十出。古典艺术之所以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经典,就在于它始终处于“有淘汰,有保留”的变化过程之中,保留下来的虽然是少数,但都是精品。

  8、只要大量传统戏的基本功不失传,不了大师,也会出高水平的演员

    但是在欧洲,歌剧或艺术歌曲中的大多数曲目虽然已不再出现于今天的歌剧演出或音乐会上,但这些曲目对于任何一个学习声乐的学生来说都是必修课,都是他们练就扎实的歌唱技巧的基础,不管是否公开演唱都是作为一个歌唱演员必须学会的。京剧也应该是这样,许多传统剧目之所以要花大力气保留,其意义不在于它们是否还能恢复演出,而是这些剧目中保存着许多唱念做打舞的基本技巧,作为一个京剧演员如果不学会大量的这类传统戏,他就缺乏京剧表演艺术的根基,那些保留下来的能够经常演出的少数精品也会被这些没有扎实根基的演员唱歪了。只要大量传统戏的基本功不失传,京剧即使出不了大师,也仍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高水平的京剧演员的。(待续)
阅读全文
热门内容

汪锦生会长个人简介

汪锦生会长个人简介 --> 汪锦生会长个人简介
汪锦生会长个人简介

戏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思考

戏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思考 --> 戏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思考
目前,在国内关于儿童戏曲教学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还比较稀缺,因此,就目前条件来看,在学前教育领域应用戏曲教学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同时也可为我国的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猴年话猴戏

猴年话猴戏 --> 猴年话猴戏
猴年话猴戏 猴戏南北派 在中国,《西游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因此,京剧也把不少西游记中脍炙人口的故事搬上舞台,其中大多数是以齐天大圣孙悟空为主角。 虽然没有专门的行当,却因此衍生出一个表演门类,称之为悟空戏,俗称猴戏。...

不要忽视戏曲的独特价值

不要忽视戏曲的独特价值 --> 不要忽视戏曲的独特价值
不要忽视戏曲的独特价值 2015年4月12日,在北京市文化局的支持下,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在京召开了中国戏曲的独特创造与鲜明特色座谈会,翟惠生、万伯翱、艾其来、李恩杰、张永和、苏移、贯涌、王安葵、周传家、秦华生等著名戏曲专家学者进行...

京剧脸谱知多少

京剧脸谱知多少 --> 京剧脸谱知多少
京剧脸谱知多少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 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 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

北京昆曲研习社上演2015年 专场节目“享受昆曲”

北京昆曲研习社上演2015年 专场节目“享受昆曲” --> 北京昆曲研习社上演2015年 专场节目“享受昆曲”
北京昆曲研习社2015年专场节目享受昆曲近期在解放军军乐厅演出。 6月14日下午两点整,总策划欧阳启名女士首先登台,对整台演出稍加介绍。欧阳女士并未盛装打扮,朴素平实得如同街头随处可见的中年妇女,可她却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的...

京剧常识知多少?

京剧常识知多少? --> 京剧常识知多少?
京剧常识知多少? 一问:有谁知道京剧起源时间吗? 回答:具体时间是:清代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所以说距今200多年。起源事件是: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

京剧的由来

京剧的由来 --> 京剧的由来
京剧被誉为国剧,其前身为徽剧。 古徽州的戏曲活动比较早,明代中期已呈势头。歙人,嘉靖年间官至兵部侍郎的汪道昆,就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他虽身任武职,也作文,也写诗,尤擅长杂剧,著有《高唐梦》、《五湖游》、《洛水悲》等历史剧,...

中国京剧唱响狮城

中国京剧唱响狮城 --> 中国京剧唱响狮城
演员们正在表演《沙家浜》选段智斗 中国经济网记者陶杰/摄 京剧名家们与音乐总监兼导演叶聪(右二)一起向观众谢幕 中国经济网记者陶杰/摄 中国经济网新加坡6月9日讯(记者陶杰)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中华国粹京剧,历来以东方歌剧之名享誉世...

少儿戏剧场,托起孩子们的戏剧梦想

少儿戏剧场,托起孩子们的戏剧梦想 --> 少儿戏剧场,托起孩子们的戏剧梦想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学习与实践一体化特色教学纪实 ① ② ③ ④ ⑤丁 杨 李 雪 ①②③ 京剧《少年马连良》剧照。 ④ 通过演出,小演员们学会了如何化装造型。 ⑤ 候场期间,小演员们还不忘练习基本功。李 雪 摄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对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