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

世有裘腔勿忘本贞 笑语如昨琴音正清——记著名京剧音乐大师汪本

2015-10-17 10:07 【 字体:

世有裘腔勿忘本贞  笑语如昨 琴音正清
——记著名京剧音乐大师汪本贞先生百年诞辰京胡艺术研讨会
    10月15日上午,年逾八旬的著名京剧老旦艺术家、第一位京剧舞台上的李奶奶——赵鸣华老师,在家人的陪同下,风尘仆仆从天津赶来直奔梅兰芳大剧院,她要去参加她的义父兼恩师“汪本贞先生百年诞辰京胡艺术研讨会”。
      
梅兰芳大剧院四楼多功能厅里,迎门摆放着印有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墨宝“笑语如昨 琴音正清”的宣传画,厅内正面一幅巨大的汪本贞先生照片,下面衬托着一树红梅,那疏影横斜的枝干,那鲜艳如血的花朵,恰如汪本贞先生一生的写照。著名京剧音乐大师汪本贞先生出生于1915年,他8岁拜师学艺,14岁闭关修炼,17岁入科班“富连成”精磨细研,终成大器。三十年代末,初次与同龄人裘盛戎合作,随后为京剧名家奚啸伯、徐东明、王则昭、周啸天、白玉昆、丁至云、言慧珠等人傍角伴奏,20年中几乎把当时京剧名家的表演技巧、演唱方式尽皆掌握,成为自成一家的“胡琴圣手”。在与京剧名角裘盛戎先生多年合作中,两人共同创立了“裘派”净角艺术,为“十净九裘”的形成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今天,汪本贞先生的子女汪锦生女士和汪叔夜先生,正与京剧界众多朋友一起,在此举办著名京剧音乐大师汪本贞先生百年诞辰庆典系列活动之一“汪本贞先生京胡艺术研讨会”。
      
著名主持人孔洁先生担任研讨会的主持,他以简短的开场白介绍了研讨会的深远意义之后,赵鸣华老师第一个上台发言。她步履蹒跚地走上主席台,没有直接走向发言席,却背朝大家面向汪老先生的照片深深鞠了一躬,然后静默了一会儿,才缓缓走向麦克风。工作人员早就为她放好了座椅,可是她坚持站着,尚未开言就泣不成声,满怀深情地说:如果没有义父汪本贞,就没有她的今天,更没有她一生的京剧事业!赵鸣华的讲述把所有人都带到了解放前夕,汪本贞先生收养了孤苦无依的小女孩,还为小女孩拜师学艺四处奔波,只因他看中了一块适合雕琢的朴玉,发现了一颗京剧旦角的新星,在座观众无不为汪本贞先生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接下来一些京剧名家争相发言,有著名琴师王鹤文、宋士芳、费玉明,
    
    
有京剧表演家赵致远、李月山、康秉钧、宋丹菊,
    
有老一辈京剧艺术名家张君秋、谭元寿的传承人张学浩、谭立曾,

还有民乐《喜洋洋》作曲者、民乐演奏家刘明远的夫人宛莎,他们从各个方面阐述了汪本贞先生的京胡造诣和演奏特点,为京剧音乐在京剧艺术中的巨大作用正了名,为京胡并非只能伴奏而是一门独立艺术定了性。大家还为今后如何发展京胡艺术,如何促进京剧与其他民乐的结合、创新、互补,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最后,与会者一致提议:类似的京胡艺术研讨会还应该多开几次,开会时间还可以延长一些,以保证大家畅所欲言,充分讨论,为京剧音乐艺术的传承和弘扬做出贡献。
除了到场参会的嘉宾之外,还有几位年老体衰、不宜出门的艺术家前辈传来视频发言,他们是武生泰斗王金璐,老生大家谭元寿、马长礼,漫画大师李滨声、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王范地等,大家众口一词,缅怀和赞扬汪本贞先生“办事求实、做人求真”的崇高人品,“响若金钟,情深似海,简洁干净,无为无我”的精湛技艺,“世有裘腔,勿忘本贞”的卓绝贡献,决心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学习和继承汪本贞先生的品格和艺术,让古老的京剧国粹焕发青春。
    
最后,汪本贞先生的子女汪锦生女士和汪叔夜先生都再三表示了感谢,感谢大家数十年来的相伴和支持;感谢大家在先后举办85周年、90周年、95周年三届“汪本贞先生诞辰庆典纪念活动”之后,再次共襄盛举,鼎力协助,保证了“汪本贞先生百年诞辰庆典”活动的顺利开展;感谢大家在汪本贞先生逝世38年之后仍然能够切磋、传继汪老先生的京胡技艺,并不断创新、发扬光大。汪氏姐弟俩共同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研讨会活动在媒体摄影一片快门声中圆满结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