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90后大学生校园开京剧专场

2013-05-29 07:19 【 字体:

原标题:90后大学生校园开京剧专场

□ 本报记者 董云平

“我爱荀派,自学艰苦;久寻荀音,历尽汗水……”这是90后哈师大学生张硕的座右铭。17年来,这名大男孩一直对旦角情有独钟。

近日,由张硕自编自导自演的公益性京剧专场演唱会在哈师大校园唱响。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先后表演了荀派著名曲目《苏三起解》、《霍小玉》、《红娘》、《武家坡》、《尤三姐》、《盘丝洞》和《红娘》等多个桥段,让广大师生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张硕。

“孩子尽管只有21岁,但他的戏龄已有17年。”张硕的母亲苏女士告诉记者。张硕与京剧结缘是因为他小时候所在的幼儿园开了京剧课,平时爱动爱闹的他一上京剧课就会全神贯注,而且特别喜欢荀派的旦角表演。

1992出生的张硕4岁时入京苗京剧班练基本功,曾先后向郑丽珠、云燕铭、高鹤年等多个京剧表演名家学习。5岁就登台演出《苏三起解》,后又学习《凤还巢》《穆桂英挂帅》等梅派剧目和现代戏《红灯记》。13岁起,张硕开始学习荀(慧生)派,同时开始研究戏剧理论和戏曲剧本写作,编写了京剧《赵一曼就义》和《梁祝化蝶》,并学习戏剧理论和戏曲剧本写作。从1999年开始正式登台表演以来,他先后获得了全国青少年儿童艺术素质训练营声乐儿童组比赛“特等奖”、黑龙江首届“华侨杯”少儿戏曲曲艺大赛一等奖、黑龙江省“蒲公英杯”少儿文艺大赛银奖等诸多奖项。

“《英雄儿女传》让我知道做人要正直、要乐于助人,《梁红玉》告诉我什么是精忠报国,《金玉奴》使我知道了要与人为善,这是《樱花大战》、《樱桃小丸子》和《蜡笔小新》等洋动漫所无法比拟的。” 对于此次在校园内举办京剧演唱会的原因,张硕告诉记者,通过这十多年来的京剧学习,他不仅深深体会到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更为这门艺术催人奋进的内容所感动,因此他想通过更多的载体和方式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并且喜爱这门艺术。

2006年,张硕给自己起了一个“留香留声”的网名以纪念荀慧生先生,并在新浪网上开通了博客。7年来,他将自己的所学所闻在博客里一一展示,并将自己的见解和省京剧院的演出时间表及内容介绍,在各大京剧论坛相继贴出,在人气和点击量不断上升的同时,还吸引了众多省内外的京剧票友专门来哈观看演出并与其进行现场交流。

90后大学生校园开京剧专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