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让懂京剧的人更喜欢京剧 不懂京剧的人产生兴趣

2013-05-24 23:44 【 字体:

让懂京剧的人更喜欢京剧 不懂京剧的人产生兴趣 央视大型纪录片《京剧》6月播出

  昨晚,第一部以纪录影像来解读京剧艺术、面向全世界展示的电视纪录片作品——8集大型纪录片《京剧》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行首映式。该片为观众呈现出京剧200年的发展史,其折射出的时代变迁、家国兴衰和个人命运,也表现出京剧的承传流变、融合发展和包容创新。

  

  今年4月初,央视纪录频道携《京剧》参加第50届戛纳春季电视节纪录片交易大会,《京剧》点击率名列前茅,颇受海外片商和观众的青睐。6月2日至6月10日,该片将在央视综合频道每天22:40的“魅力纪录”栏目首播,并于6月11日起,每天22:00在央视记录频道播出。

  

再现生动故事

  《京剧》每集以经典剧目命名,包括《定军山·溯源》、《宇宙锋·呐喊》、《借东风·传承》、《大登殿·绽放》、《生死恨·抗争》、《凤还巢·坤伶》、《荒山泪·江湖》、《群英会·新生》。该片将京剧200年历史中最生动的故事,通过场景还原和戏剧化再现的方式予以呈现:100多年前的紫禁城,王瑶卿甩着长长的水袖,屹立于富丽堂皇的宫城舞台,为一个行将死去的王朝载歌载舞;1905年的北京丰泰照相馆,迎来了“伶界大王”谭鑫培,任庆泰将最初的镜头对准了京剧,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48年的椿树上二条胡同,“十全大净”金少山寂然病逝,一贫如洗的他,死后只能头枕半块砖头,身卧一片芦席……

  “通过讲述一个个故事,让观众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用命运的离合悲欢勾勒出一段京剧发展史和时代变迁史。”《京剧》总导演蒋樾认为,这是该片与其他同类题材纪录片的最大区别,“京剧百年,见证了太多粉墨登场的艺人,它的历史,就是由这一个个人所构成的。”

  

寻找京剧历史

  为了拍《京剧》,摄制组两年来走遍了全国各地,“我们的拍摄更多是一个寻找的过程,依循着京剧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这条线,走过了北京、天津、上海、扬州……”蒋樾说,虽然大众印象里京剧在北方地区更为兴盛,但他们此次的拍摄地更多在南方,“很多技艺反倒是南方传承了下来,比如从7、8米高的地方往下翻跟头,只有温州的京剧艺人能做。”在寻找的同时,摄制组还采访了180多名京剧演员,“最大的100多岁,最小的也有80多岁。很多人都是拖着病体,坚持接受采访,我们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谢意。”

  在蒋樾看来,拍《京剧》最大的难度莫过于历史还原,“很多东西都没有了,比如最辉煌的剧场现在都不复存在,我们只能通过三维动画或者搭建实景的方式尽量还原。还有就是很多人也不在世了,只能靠演员来演,包括梅兰芳、杨小楼、谭鑫培,都是国家京剧院的演员演的。”

  事实上,对于蒋樾来说,拍《京剧》的目的很单纯,“我们更愿意把它做得更纯粹一些,将做京剧的人和看京剧的人的精彩故事讲出来,还原京剧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这段历史,让懂京剧的人能更喜欢京剧,不懂京剧的人能对京剧产生兴趣,通过这部片子一起感受京剧200年来的辉煌。”国家京剧院院长宋官林则评价道,该片填补了从历史印记、时代视角、国际眼光、文化观照的层面,对京剧的发展脉络、生态环境、审美特征、价值取向进行全景式记录和评判的这一空白。

  驻京见习记者 陶禹舟(本报北京今日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