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快讯 >

汉剧

2013-05-20 23:17 【 字体:

汉剧是中国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后来又吸收了安徽传来的二黄。约有300多年历史。早期同徽剧经常相互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对湘剧、川剧、赣剧、桂剧、滇剧等剧种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京剧。
汉剧角色共分为十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腔调除了西皮、二黄外,罗罗腔也用得较多。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鼓板等。
民国元年( 1912 年),定名为汉剧。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艺人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成立了汉剧流动演出队。1962年建立了武汉汉剧院,主要演员有陈伯华等。
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南地方戏剧,由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与湖北汉调戏相似。长于文戏,巴山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道白柔和,语言风趣,表演细腻,纯朴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很重,以川味见长。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情绪。汉中市汉台区、西乡县、镇巴县等地60年代以前多表演汉调二簧。
汉调二簧最初的发祥地为紫阳蒿坪河一带。最早的班社活动可以追溯到乾隆二年(1737)。1958年,据老艺人冯仁才、邱盛茂口述,蒿坪河东门寺的乐楼(戏台)上曾有“乾隆二年八月乾胜班在此破台”的题壁。生于乾隆三十六年的蒿坪河艺人杨履泰(杨家家谱),曾于乾隆末期至嘉庆年间领泰丰班在蒿坪河一带演出,享名一时。嘉庆至道光年间,杨履泰与其子杨金年继续领班演唱,并于西乡沙河坝、屈家河,首次创办了汉调二簧科班,收徒六十余人,为二簧培养出“鸿”、“来”两辈艺人。“来”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查来松和屈来寿,“鸿”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贺鸿生。两辈艺人分散于安康、汉中、商洛关中及四川等地领班演出,并不断在各地举办科班,教授学徒,遂使汉调二簧在各地得以传播和发展。在其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言、民歌、地方戏曲的影响,相继形成了汉中、安康、关中、商镇四路二簧,清末民初出现了班社林立,艺人辈出的兴盛局面。

编辑本段溯源

汉剧属皮簧腔系,早期称"楚腔"、"楚调",以后又称"汉调"、"汉戏",俗称"二簧"。在鄂北有"一清二黄三越调"的谚语,在鄂东又有"一清二弹"之说,称汉剧为"乱弹"或"弹戏"。文献记载中曾有"湖广调"、"黄腔"、"皮簧"等称谓。辛亥革命前仍称"汉调",从民国初年起开始改称"汉剧"。其主要声腔为西皮、二簧,在地方剧种中开创皮、簧合奏之先河,从而形成皮簧声腔系统。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和汉水流域及其邻近的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二簧兴起于长江中下游,系由安徽安庆徽班二黄发展而来。传入湖北的四平腔吹腔,经湖北艺人加工发展而成。西皮是由传入鄂西北襄阳一带的山陕梆子演变而来。汉剧前身为楚调。清朝中叶一些文献对此曾有记载。如乾隆五十年(1785)吴太初所著《燕兰小普》中记有:名伶时瑶卿"爱歌楚调一番新"。楚伶王湘云擅长《卖饽饽》,唱荆江秧歌、沙湖绵(沔)阳小曲。清范锴在其《汉口丛谈》中也曾记载:汉口楚调著名演员李翠官、隶荣庆部,擅长《贵妃醉酒》、《潘尼追舟》、《玉堂春》。
汉调西皮、二簧合流并用,乃经过长期逐渐融合过程。清道光三十年(1850)刊印的叶调元所著《汉口竹枝词》中对这一融合曾有记载:"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倒板高提平板下,音须圆亮气须长。""汉口向有十余班,今止三部。"上述描写的是叶调元于道光十三年重游汉口时的见闻。书中还记述了前辈演员与当时演员在艺术上的继承关系,说"小金当日姓名香,喉似笙箫舌似簧。二十年来谁嗣响,风流不坠是胡郎。"从他的记述中可以看出,早在嘉庆末年,在汉口就有十余个唱汉调的戏班,他们既唱西皮,又唱二簧;既有正调,又有反调,已经是一个声腔完备的剧种。故汉调与皮簧在湖北的合流时间,应为嘉庆年间。
清嘉庆、道光年间已有湖北汉调艺人米应先、余三胜、王洪贵、李六等先后赴京,搭春台、和春等徽班,以中州韵湖广音演唱皮簧,出现了"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局面。根据在湖北发现的汉调艺人米应先、余三胜等人的家谱等史料,证明当时北京的徽班,有的就曾以汉调艺人为骨干。米应先(1780-1832)就曾以演《战长沙》中关羽而名誉京师。余三声(1802-1866),道光初年入京,曾掌管当时享誉京城的"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多年。春台班当时亦以汉调演员为台柱,以汉调皮黄为主要唱腔而蜚声梨园。
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北各城镇经济繁荣,商旅云集,会馆庙宇林立,戏楼遍布,汉调戏班、科班亦随之兴起,为汉调的兴盛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汉剧在湖北的发展史上曾依流行区域而划分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湖北方言叫作"路子"。 襄河路子以襄阳、樊城为中心,流行于光化、谷城、南漳、钟祥等地,以洪兴班最著名。襄樊又是"襄阳调"即西皮腔的兴发之地;府河路子以安陆为中心,流行于随县、枣阳以南、黄陂、孝感以北各城镇,以安陆桂林班最为著名;荆河路子以荆州、沙市为中心,流行于长江流域的荆河一线的宜昌、枝江、公安、石首、监利等地;汉河路子分为上下两路。上路以汉口为中心,下路以黄冈、大冶为中心,流行于鄂城、浠水、蕲春、阳新、通山一带。
清咸丰以后,受战乱影响,汉调曾一度衰落。同治、光绪年间汉口被辟为商埠后,汉调各路名演员、名教师又重新聚集于此,并举办了天(老天字科)、双、喜三届科班,培养出一批后来享誉剧坛的汉调著名演员,如一末任天全、五丑汪天中、六外陈旺喜、七小黄双喜、八贴罗金喜、陶四喜、十杂王洪喜等。辛亥革命后,又有陈国新、张鉴堂等在"春满茶园"先后开办了天(小天字科)、春、长字三届科班,培养出吴天保、周天栋、郑天龙等一批优秀演员。这时期,汉剧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兴盛时期,汉剧艺人数量大为增加。余洪元、傅心一、陈国新等此时曾组织汉剧公会,登记会员最多时曾达七千人,而且一些流动班社的艺人尚未包括在内。到大革命时期,汉剧又突破陈规,吸收女艺人参加演出,并举办训幼女学社(又名新化女科班),培养出以新化钗(即陈伯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女演员。这一时期,汉剧在武汉再次出现了繁荣景象。汉剧艺人广泛与各剧种,特别是向京剧学习交流,使汉剧表演艺术得到了改进和发展。
阅读全文
热门内容

2024济南花朝节《国风戏曲专场》惊艳“破圈”

2024济南花朝节《国风戏曲专场》惊艳“破圈” --> 2024济南花朝节《国风戏曲专场》惊艳“破圈”
“泉在济南·共赏春花——2024济南花朝节”开幕式和“国风戏曲专场”在天下第一泉景区大明湖畔拉开了演出的帷幕。

京剧电影《风雨同仁堂》即将上映

京剧电影《风雨同仁堂》即将上映 --> 京剧电影《风雨同仁堂》即将上映
京剧电影《风雨同仁堂》即将上映

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书法、绘画、戏曲进校园暨京津冀书法绘画交流

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书法、绘画、戏曲进校园暨京津冀书法绘画交流 --> 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书法、绘画、戏曲进校园暨京津冀书法绘画交流
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书法、绘画、戏曲进校园暨京津冀书法绘画交流活动项目中标公告

“山东省京剧发展促进会”在济南成立

“山东省京剧发展促进会”在济南成立 --> “山东省京剧发展促进会”在济南成立
“山东省京剧发展促进会”在济南成立

关于山东省京剧发展促进会(筹) 负责人人选公示公告

关于山东省京剧发展促进会(筹) 负责人人选公示公告 --> 关于山东省京剧发展促进会(筹) 负责人人选公示公告
根据《山东省省管社会组织负责人人选审核办法(试行)》(鲁社综委发〔2018〕3号)规定,现对山东省京剧发展促进会(筹)负责人人选公示如下:

“戏曲进校园”首届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举行决赛

“戏曲进校园”首届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举行决赛 --> “戏曲进校园”首届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举行决赛
当天,“戏曲进校园”首届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举行决赛。百余位“梨园小将”参与现场比拼。他们的年龄多在7岁至12岁之间,一米多的个头看似稚嫩,扮起仙姑、杨玉环、虞姬等角色却一丝不苟,引发观众齐齐赞叹的同时也让人感受戏曲传...

山西省政协委员:建议出台实施细则,让戏曲进校园落到实处_网易

山西省政协委员:建议出台实施细则,让戏曲进校园落到实处_网易 --> 山西省政协委员:建议出台实施细则,让戏曲进校园落到实处_网易
山西省政协委员:建议出台实施细则,让戏曲进校园落到实处,

四部委合推戏曲进校园 学生免费看一场优秀戏曲演出

四部委合推戏曲进校园 学生免费看一场优秀戏曲演出 --> 四部委合推戏曲进校园 学生免费看一场优秀戏曲演出
近日,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总体目标:2017年,在试点基础上,有条件的省区市大中小学以及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争取实现所有学生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

大连市戏曲进校园活动推进会昨天召开

大连市戏曲进校园活动推进会昨天召开 --> 大连市戏曲进校园活动推进会昨天召开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根据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的部署安排,市委宣传部、市高校工委、市教育局、市文广局、市财政局、市文联主办的大连市戏曲进校园活动推进会于昨天下...

北京市级财政支持戏曲进校园 大中小学生每年免费看一场戏曲演出

北京市级财政支持戏曲进校园 大中小学生每年免费看一场戏曲演出 --> 北京市级财政支持戏曲进校园 大中小学生每年免费看一场戏曲演出
12月24日晚,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指导、北京市教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 戏曲进校园2017校园戏曲节在清华大学落幕。当晚,谷文月、李树建、李梅、李鸿良、高淑娟等戏曲名家与大中小学生、票友同台演出。 北京市教委高度重视戏曲艺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