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秦香莲》又名《铡美案》
2013-05-21 23:52 【 字体:大 中 小 】
《秦香莲》,又名《铡美案》,是目前戏曲舞台上最流行的剧目之一,据记载此剧原始版本是梆子戏《明公断》。见《秦香莲》鼓词。1953年中国戏曲研究院参考地方剧加以改编,增加首尾。汉剧、徽剧、楚剧、滇剧、豫剧、评剧、同州梆子、秦腔、晋剧、河北梆子、淮调、湘剧均有此剧目,粤剧有《琵琶词》,弋腔有《琵琶宴》,川剧有《陈士美不认前妻》。
剧情简介:
北宋年间,民女秦香莲嫁给书生陈世美为妻,然而其夫进京赶考,数年无音信。适逢家乡连遭荒旱,公婆饿死,香莲带领儿女进京寻夫。到京后,得知陈世美考中状元,并招为驸马。陈世美寿诞之日,香莲闯宫而入,陈竟昧心不认,反将香莲母子三人赶出宫去。三朝元老王延龄得知此情后,教香莲假扮唱歌词的村妇,在酒席宴前借唱戏陈,陈仍不相认,并将香莲赶出京城,暗中命家将韩琪前往杀害,以灭口。韩琪追至庙中,听香莲哭告实情,不忍杀害,毅然将香莲母子放走,自感难以复命,自刎而死。香莲悲愤已极,前往包拯处控告,包公准状后,召陈世美来与香莲对质,陈世美自恃皇亲国戚,强词狡辩。皇姑、国太也来威胁。包拯不惧权贵显大义,正义凛然,狗头铡刀下怒斩了那忘恩负义之人。

猜你喜欢

新编儿童京剧《青石山传奇》将亮相“戏曲周”


天津少儿京剧学校,让孩子快乐学国粹


双林中心幼儿园寓教于乐 创新打造京剧教学模式


探访杭州小学少儿京剧社 最年幼学员仅八岁


唱念做打样样行 少儿京剧社让传统文化从孩子扎根


杜镇杰委员:推动京剧进校园 可与语文历史教学相结合


京剧电影《大闹天宫》舞台版首演


汪锦生:京剧启蒙的重点并不在表演能力


京剧启蒙国粹传承项目工程国图艺术培训中心实验基地启动仪式

新编儿童京剧《青石山传奇》将亮相“戏曲周”


天津少儿京剧学校,让孩子快乐学国粹


双林中心幼儿园寓教于乐 创新打造京剧教学模式


探访杭州小学少儿京剧社 最年幼学员仅八岁


唱念做打样样行 少儿京剧社让传统文化从孩子扎根


杜镇杰委员:推动京剧进校园 可与语文历史教学相结合


京剧电影《大闹天宫》舞台版首演


汪锦生:京剧启蒙的重点并不在表演能力


京剧启蒙国粹传承项目工程国图艺术培训中心实验基地启动仪式


鹿晗推介戏曲艺术 我爱我的家乡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