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启蒙专栏 >

京剧知识-京剧起源

2013-05-28 00:34 【 字体:

京剧知识-京剧起源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昆曲”占领着北京的戏曲舞台。后来昆曲被封建统治者召进了宫廷,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口味,昆曲不断地加工、修改,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民间特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于是它在民间的地位就渐渐衰落下来。此时,由“弋阳腔”逐渐丰富、衍变而来的“京调”开始风行。

   “弋阳腔”也叫“高腔”,诞生于江西弋阳一带,长期在民间流传,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在流动演出中,不断地从各地戏曲中吸收营养、掘取精华。明末清初,“弋阳腔”流传到北京后,与北京的语言相结合,逐渐丰富、衍变,就形成了“京腔”。

 

           逐渐,“京腔”在北京称盛,盖过了“昆曲”的风头。“京腔”演员一天比一天多起来,而不少“昆曲”演员也改演“京腔”戏。这一时期,“京腔”也着实辉煌了一段时日。

           清朝庚戌年(公元一七九零年)九月二十一日是乾隆皇帝的八旬“万寿”。全国各省有名的戏班,都被召进北京演戏庆寿。首先,“安庆徽”戏班的名旦高郎亭应命率 “三庆班”入京祝寿,随后,“四喜”、“春台”、“和春”也接踵而来。这是徽戏第一次登上北京的戏曲舞台。当时,被统称为“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为乾隆皇帝的八旬“万寿”的庆典演出结束后,没有南返,留在了北京。从当年的十月中旬起,他们就转入民间戏曲舞台献艺了。

           “徽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市一带,所以,又被称为“安庆徽”。它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声腔以〔二黄调〕为主,以〔昆腔〕、〔徽调〕、〔吹腔〕、〔四平调〕为辅,十分丰富。“徽戏”的剧目题材广泛、情节动人,戏曲语言通俗易懂,在民间演出很受广大群众欢迎。

             “四大徽班”能同时走红于北京,原因在于,他们虽然同是“徽戏”,却各具特色。“三庆班”擅长演有头有尾的整本大套的戏;“四喜班”擅长演以“昆腔”见长的剧目;“春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观众长久看中老年的戏,乍看童伶戏,顿觉耳目一新;“和春班”的演员大多精于翻扑跌打,擅长武戏,而当时北京戏曲舞台上武打场面很少,自然感到新奇瞩目。在当时北京城内,大街

            “徽”、“汉”两个剧种合作演出近三十年,相互借鉴、不断改进,再加上受北京语言的影响,声腔逐渐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当时人们把这种发生变化后的唱腔称之为“京调”。

            “徽戏班”的挑梁演员程长庚和“汉戏班”的著名演员余三胜,为了生计,北上至京,分别加入了当时在北京的“三庆班”和“春台班”。北京唱念俱佳的“票友”张二奎“下海”后,从“和春班”,又加入了“四喜班”。他们的演出,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凭借自己精湛的唱念功力和渊博的艺术才能,在“京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各种地方戏曲“声腔”、“表演”之精华,融会贯通,纳为己用。他们保留了“徽戏”的激昂,“汉戏”的委婉,吸取了“昆曲”的小巷,随时可以听到对“四大徽班”的赞扬之声。“徽戏”的名声,一天比一天大,北京城的大戏园几乎都被“徽戏班”占领。
清嘉庆、道光年间,“汉戏”也流传到北京。“汉戏”旧称“楚调”,也叫“汉调”,声腔以〔西皮〕为主,以〔二黄〕为辅。陕西梆子传入鄂西北衍变为“襄阳腔”,后又经过当地艺人的融汇,才演变为 “汉戏”的〔西皮〕。湖北黄陂、黄岗的“二黄腔”经过不断改进发展,才衍变为“汉戏”的〔二黄〕。
“汉戏”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早期就经常同徽戏相互影响。“汉戏”进京的时候,北京的舞台上正被声势浩大的“徽戏”所占领。“汉戏”若单独成立班社,实难与“徽戏”匹敌。所以“汉戏”进京后,很自然地加入了“徽戏班”,形成了“徽”、“汉”合班的演出方式。这就为“京剧”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静穆、“乱弹”的繁茂,对 “京调”进行了不间断的创造和革新,逐渐使其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终于,在咸丰年间,一个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的新剧种——“京剧”诞生了。从“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晋京,到京剧的诞生,。大约经历了六十年左右的孕育过程。

            京剧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它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精粹。它不是土生土长在北京的地方剧种,而是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吸收“昆曲”、“梆子”、“弋腔”和诸多地方小调的精髓,又根据北京的语言特点,加以融化、衍变而成的“国剧”。

阅读全文
热门内容

京剧的乐器简介

京剧的乐器简介 --> 京剧的乐器简介
京剧的乐器简介

脸谱和“跳加官”的来历

脸谱和“跳加官”的来历 --> 脸谱和“跳加官”的来历
脸谱和“跳加官”的来历

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 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学唱戏有益健康

学唱戏有益健康 --> 学唱戏有益健康
学唱戏有益健康 近年来,在公园的亭子和大树下,常有一些中老年人凑在一起学唱戏。他们这些戏迷,不计较观众多少,不计较有无琴师给他们伴奏,依然是精神抖擞,意气昂扬,声音洪亮,表情自然,他们把自己变成戏曲中的人物,演唱十分投入。...

京剧“骂戏”知多少?

京剧“骂戏”知多少? --> 京剧“骂戏”知多少?
京剧骂戏知多少? 在京剧舞台上,有一批别具一格的传统剧目,它风格独特,正气凛然,催人奋进,深受欢迎,人称骂戏。比如,老生戏的《击鼓骂曹》、《骂王朗》,青衣戏的《贺后骂殿》,老旦戏的《洪母骂畴》、《徐母骂曹》等等,都是脍炙人...

京剧行头中的十蟒十靠

京剧行头中的十蟒十靠 --> 京剧行头中的十蟒十靠
京剧行头中的十蟒十靠 我们常看到舞台上的帝王将相身穿各种颜色的盔甲和袍服,花花绿绿的,其实,这些盔甲和袍服的颜色在穿戴时都有一定的规范。以将军的盔甲和官员的蟒袍来说,则分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即红、黄、绿、白、黑;下五色即...

114首定场诗

114首定场诗 --> 114首定场诗
114首定场诗 定场诗,曲艺术语,相声、评书等曲艺演员等在演出节目前,往往先念诵四句或八句诗,诗句往往诙谐幽默,短小精悍而让人印象深刻,为的是快速聚拢观众耳音,以便演员马上进入表演,这样演员先定住了场,故称为定场诗。 1、浪说...

京剧与时代共舞

京剧与时代共舞 --> 京剧与时代共舞
京剧与时代共舞 《曹操与杨修》是上海京剧院的新编历史剧,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里程碑式的作品,首演于1988年。该剧1989年获得中国戏曲学会首次颁发的中国戏曲学会奖,1995年获得中国京剧艺术节的唯一大奖程长庚金奖。 采访札记 京沪两地...

京剧界爱好者的常识

京剧界爱好者的常识 --> 京剧界爱好者的常识
京剧界爱好者的常识 1、京剧的四功五法指的是什么? 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 2、尚老将、姜圣人、赵老开、凤二爷是人们对那四位艺术家的尊称? 尚和玉、姜秒香、赵如泉、王凤卿。 3、二、三十年代京昆演员中以演猴戏著称的...

京剧的口手眼身步

京剧的口手眼身步 --> 京剧的口手眼身步
京剧的口手眼身步 京剧唱、念、做、打四功的好坏,在于演员运用口、手、眼、身、步技巧的娴熟程度。戏班将其称为五法。 口:口法在五法中占居首位,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不仅要唱得动听,念得清脆上口,在口形上也要给观众一种美感。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