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启蒙专栏 >

山东省京剧院二团团长刘建杰

2013-05-23 23:29 【 字体:

原文作者: 孟 娟   

     2012年9月26日晚7点半,作为“喜迎十八大 相约十艺节”2012年全省优秀舞台剧目展演的开场剧目,山东省京剧院排演的新编历史剧《铁血鸿儒》在济南梨园大戏院上演,“甲骨文之父”王懿荣的忠烈传奇再次呈现在舞台上。

 

京剧是“角儿”的艺术。在梨园行里,有“看京剧就是看角儿”之说。为此,笔者采访了该剧王懿荣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山东省京剧院二团团长刘建杰。

 

两度结缘“王懿荣”

 

1990年,山东省京剧院曾创排过一部名为《祭酒掌兵》的戏,讲述了清朝末年,南书房翰林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投笔从戎、请缨抗倭、最终以身殉国的故事。1995年前后,《祭酒掌兵》王懿荣的扮演者因身体欠佳无法参演,刘建杰临危受命,顺利完成了演出任务。

 

“十几年过去了,我对这部戏却念念不忘。本子一直在我的抽屉里,它的唱腔、旋律也一直在我脑子里。”吸引刘建杰的,正是王懿荣这一人物形象。王懿荣是祭酒,是文人,本应教书育人研究甲骨,却办起团练甚至上阵杀敌。“在四面楚歌的战场上,他有‘我也知此战必惨败,我也知书生不是将帅才’的悲凉,也有‘书生赴死心慷慨,唤取神州梦醒来’的豪迈。这样的人物形象,给人带来的冲击可见一斑。”刘建杰说。

 

2010年,在山东省京剧院筹备新戏之际,刘建杰将剧本复印后交到院里,建议重新排演这部戏。“《祭酒掌兵》讲的既是山东人的故事,又是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虽然时隔十几年,但仍具有现实意义。”刘建杰的建议得到院领导的认同,立项、审批等工作进行顺利,王懿荣一角仍由刘建杰扮演。2011年,由该剧改编的新编历史剧《铁血鸿儒》亮相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并获银奖。刘建杰也凭借在《铁血鸿儒》中对王懿荣的精彩演绎,获得2012年第五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表演作品奖”。

山东省京剧院二团团长刘建杰

 

梅花香自苦寒来

 

1972年2月,刘建杰生于山东省招远市辛庄镇大刘家村。用他的话说,自己是个地道的农村人,很“草根”。“但祖辈、父辈很喜爱京剧,这深深地感染了我。”刘建杰说,父亲会拉京胡,闲时常常教自己唱上一段。也许是对京剧有较高悟性,刘建杰五六岁时,已唱得有模有样。

 

1983年,恰逢招远市京剧团招收学员,刘建杰顺利地考入了学员班,开始接受正规训练。但好景不长,不到两年剧团便解散了。1985年,刘建杰又考入山东省戏曲学校京剧科,并在这里进行了为期7年的学习。

 

“在一同考入的同学中,我家庭条件是最差的,但在学习上我极要强,一定要做专业上的‘人上人’。”抱着这股子拼劲儿,刘建杰勤学苦练,并尽可能地省吃俭用,买些录音带多听多练。此外,个头较高的他,还有意识地加强武功基本功练习,尽量做到能文能武,两条腿走路。“京剧所有的功夫没有速成的,不下苦功就不会有结果。”刘建杰如是说。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自一年级下学期起,山东省戏校为刘建杰制定了专门的学习制度,一学期至少学两出戏。7年下来,刘建杰得到了著名老生高佩秋、韩玉春等名师传授,学了30余出戏,且文戏武功全面发展。1988年和1992年,他参加了第二、三届全省戏校会演,并两次获得“蓓蕾一等奖”。

 

孜孜不倦精益求精

 

1992年,刘建杰从山东省戏校毕业后,进入山东省京剧院工作。在剧院领导看来,刘建杰嗓音宽亮,发声苍劲挺拔,唱腔韵味醇厚,表演稳重,文武兼备,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京剧青年演员。1993年,剧院为刘建杰等几个出类拔萃的苗子量体裁衣,在原山东省京剧院二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山东省京剧院青年团,并先后为刘建杰请来王富岩、殷宝忠等老艺术家继续授艺。

 

在众多名家的严格指导下,刘建杰表演技艺日臻成熟,在山东省京剧院创作的《徐洪刚》、《战海赤情》、《雄风祭酒》等多部剧作中担纲领衔主演。1997年,刘建杰参加全省青年戏曲演员电视大赛并获得金奖。

 

但是,在2001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刘建杰只获得优秀表演奖。也正是通过这次比赛,刘建杰感觉到自己在学习、表演上的局限。“全国性的赛事多名家,一比较,自然发现了自己的水平究竟如何,也找到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于是,2002年,他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成为山东省唯一从事京剧表演的研究生。

 

读研期间,刘建杰不仅加强了京剧方面的学习,还观摩了大量其他剧种,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对中国文化、戏剧理论知识的补习。“这些对京剧都是极好的文化滋养,虽不见得立竿见影,但都‘攒’在那儿,对我的艺术表演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京剧是千锤百炼的艺术。即使是同一个唱腔,不同的人也会唱出不同的味道,这其中的缘由需要用心琢磨方能知晓。”如今,已迈入不惑之年的刘建杰,还会坚持吊嗓子、练腿脚功夫,但更多的是沉下心来,一点一滴地揣摩、研究京剧。

阅读全文
热门内容

京剧的乐器简介

京剧的乐器简介 --> 京剧的乐器简介
京剧的乐器简介

脸谱和“跳加官”的来历

脸谱和“跳加官”的来历 --> 脸谱和“跳加官”的来历
脸谱和“跳加官”的来历

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 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学唱戏有益健康

学唱戏有益健康 --> 学唱戏有益健康
学唱戏有益健康 近年来,在公园的亭子和大树下,常有一些中老年人凑在一起学唱戏。他们这些戏迷,不计较观众多少,不计较有无琴师给他们伴奏,依然是精神抖擞,意气昂扬,声音洪亮,表情自然,他们把自己变成戏曲中的人物,演唱十分投入。...

京剧“骂戏”知多少?

京剧“骂戏”知多少? --> 京剧“骂戏”知多少?
京剧骂戏知多少? 在京剧舞台上,有一批别具一格的传统剧目,它风格独特,正气凛然,催人奋进,深受欢迎,人称骂戏。比如,老生戏的《击鼓骂曹》、《骂王朗》,青衣戏的《贺后骂殿》,老旦戏的《洪母骂畴》、《徐母骂曹》等等,都是脍炙人...

京剧行头中的十蟒十靠

京剧行头中的十蟒十靠 --> 京剧行头中的十蟒十靠
京剧行头中的十蟒十靠 我们常看到舞台上的帝王将相身穿各种颜色的盔甲和袍服,花花绿绿的,其实,这些盔甲和袍服的颜色在穿戴时都有一定的规范。以将军的盔甲和官员的蟒袍来说,则分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即红、黄、绿、白、黑;下五色即...

114首定场诗

114首定场诗 --> 114首定场诗
114首定场诗 定场诗,曲艺术语,相声、评书等曲艺演员等在演出节目前,往往先念诵四句或八句诗,诗句往往诙谐幽默,短小精悍而让人印象深刻,为的是快速聚拢观众耳音,以便演员马上进入表演,这样演员先定住了场,故称为定场诗。 1、浪说...

京剧与时代共舞

京剧与时代共舞 --> 京剧与时代共舞
京剧与时代共舞 《曹操与杨修》是上海京剧院的新编历史剧,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里程碑式的作品,首演于1988年。该剧1989年获得中国戏曲学会首次颁发的中国戏曲学会奖,1995年获得中国京剧艺术节的唯一大奖程长庚金奖。 采访札记 京沪两地...

京剧界爱好者的常识

京剧界爱好者的常识 --> 京剧界爱好者的常识
京剧界爱好者的常识 1、京剧的四功五法指的是什么? 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 2、尚老将、姜圣人、赵老开、凤二爷是人们对那四位艺术家的尊称? 尚和玉、姜秒香、赵如泉、王凤卿。 3、二、三十年代京昆演员中以演猴戏著称的...

京剧的口手眼身步

京剧的口手眼身步 --> 京剧的口手眼身步
京剧的口手眼身步 京剧唱、念、做、打四功的好坏,在于演员运用口、手、眼、身、步技巧的娴熟程度。戏班将其称为五法。 口:口法在五法中占居首位,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不仅要唱得动听,念得清脆上口,在口形上也要给观众一种美感。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