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启蒙专栏 >

男旦不能过于阴柔

2013-05-22 19:05 【 字体:

男旦不能过于阴柔

如今提起男扮女装的反串,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新贵妃醉酒》的李玉刚。然而在刚刚出道之时,李玉刚曾对外宣称自己是一位更早出名的反串歌手的学生,他就是胡文阁。对于李玉刚宣称的“师徒”之事,胡文阁对本报记者郑重申明,他并不曾与李玉刚有任何师徒之缘,也并没传授过他一招半式。

  1987年就步入歌坛,胡文阁的从艺之路却并不像李玉刚那样一帆风顺。因为幼时喜欢舞蹈。5岁时胡文阁便考入西安有名的业余舞蹈学校,又几经辗转考取西安市艺术学校学习地方戏,毕业后成为一名秦腔演员。但在剧团里,他结识了改变他艺术道路的人,即著名的男旦教育家李德富,少年胡文阁很快就被男旦艺术之美所折服,并学习了旦角的身段、水袖和唱腔,却一直没有上台的机会,只能给女演员们做些“示范性演出”。

  胡文阁面容线条柔和,嗓音又非常独特。因为剧目安排问题而愤然从剧团出走之后,他开始跟随一个轻音乐团走穴,机缘巧合地为女演员们“唱双簧”,发现了能走反串之路的特质。

  胡文阁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反串登台的场景。因怕观众不能接受,他只作“中性打扮”。一曲唱罢,胡文阁报出自己的男性身份,一时轰动。之后他便开始在大城市反串演唱,从默默无闻一下成为剧团领衔主演。那时的胡文阁,除了会男扮女装,用女声演唱《回娘家》之类歌曲,也“照猫画虎”地模仿梅兰芳大师的唱段做一些“京剧模仿秀”表演,获得了众多观众追捧。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就曾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后来又作为特别表演嘉宾,在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栏目上展示女声男唱的表演艺术,一时风靡全国。2000年,他在美国东海岸举办了个人演唱会,并获得世界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世界杰出艺术家”称号。

  半路出家的梅派传人

  然而就在声名如日中天时,胡文阁却放弃了歌唱事业,以30多岁的年龄一头扎进京剧这个陌生的行业,这对于胡文阁而言无异于一场冒险。而今谈起当初的选择,胡文阁语气十分坦然,“毕竟从秦腔到唱歌再到京剧,我都过来了。”

  从小学秦腔,接着以反串的身份唱歌,当时刚开始改革开放,很多人还不理解胡文阁的男扮女唱是怎么回事,“那个时候真是很难,别说是上电视,就连比较正式的演出通常都会封杀我,不会像现在的李玉刚这么顺风顺水。从一个不被别人理解的歌手,到现在的梅派第三代传人,我说不出自己吃了多少苦,但我从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其实我很感谢那时候的环境,如果当时我很顺利,现在的我就不会如此反思自己,安安静静耐得住寂寞地学习,做一个真正的传统艺术的接班人。”

  2001年,胡文阁拜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先生为师,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唯一的梅派男旦继承人。同时师从德高望重的琴师姜凤山先生学习,并得到虞化龙、王志怡、李玉芙等京剧名家的悉心指点。这十年来的辛苦,只有胡文阁自己知道。“虽然一开始我学的是秦腔,有点戏曲的底子,可是对梅兰芳先生的梅派艺术真是一窍不通啊!要把梅兰芳的这么多出大戏从学会到让别人很好地去欣赏,再到让人品评你的表演,你说有多难!在那段日子里,白天要像填鸭式地练功,因为精神压力太大,半夜我经常会跑到厕所去神经性地呕吐。”将过去的自己连同名声一刀割断,胡文阁十年的京剧之路走得坎坷,却也走得决绝。

  十年辛苦的师徒情深

  “虽然辛苦,但我还是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得到梅葆玖大师的赏识,他对我像亲儿子一样。”这是胡文阁对于自己和梅葆玖十年师徒情的总结。能够投入梅派门下成为唯一的第三代男旦,胡文阁说是因为周遭很多人的帮助,这其中有梅家的至交好友,也有日本著名的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而对于要不要收他这个徒弟,梅葆玖也考验了他整整三年。

  “梅先生起初也有顾虑,因为对我的认识也仅仅是一个歌星,万一这个弟子不成材怎么办?他是在很多人的建议下才开始慢慢了解我的为人,每天看着我在他家学戏、练习,看到我真的放下了过去唱歌的所有,完全清空了自己去踏实学戏,才最终接受我成为他的弟子。师父曾经半开玩笑地说:"我收你真是押宝啊,还好我押对了。"”在如今的京剧市场环境下,胡文阁师从梅葆玖十年,演了大大小小18出戏,其中不仅有梅派传统戏,更有新编的原创剧,让胡文阁在广大戏迷中树立起了好人缘。“曾经有人问我,你不唱歌没有生活来源可怎么办?我说再去唱歌我就回不来了,如果仍唱歌,那这辈子顶多是个京剧梅派爱好者,再也不会有什么发展。还好我选择了这条路。”

  如今,师父梅葆玖已经不再教胡文阁唱腔上的转弯之类基本的内容,而转为戏曲理论和对人物的刻画与分析。对于是否收徒,胡文阁也有自己的看法,“我会收徒弟的,现在也有个合适人选。我收徒可能会比我师父更严格。虽然我还是想收十几岁的孩子,但如今80后、90后都太过急躁,真是没有合适的人才,这也是当初梅先生没收徒的原因。反串演员不能在台下给人不舒服的感觉,像坂东玉三郎、梅兰芳先生等大家,在台下都是一派儒雅的风范,不能让人感觉过分阴柔,这是我首要考察的一关,其次才是学生的先天条件以及为人处世。不能在我手里把梅派艺术毁了,那样我就成千古罪人了。”

  让年轻人爱上京剧

  此次在天津大剧院演出的“唱响之旅”里,胡文阁饰演《四郎探母》中的萧太后。不能给爱戏又懂戏的天津父老献上自己梅派的拿手大戏,胡文阁有些遗憾,但也详细解释了其中缘由,“原本在《四郎探母》中我一直演的是铁镜公主。因为自打有这个戏之后一直是尚小云这样的大家来演萧太后。萧太后很有分量,很难演,像台上的一根定海神针,应该是我的气质和身高比起一般女子旦角演员更能压得住场吧。这是很突破我自己阅历的一次演出。”

  近一年来,观众们总能在各种娱乐节目中看到胡文阁的身影,不仅和周华健跨界合作了《女人如花》的MV,还进入了《年代秀》《天天向上》之类年轻人喜爱的娱乐节目,甚至前不久的世界女子拳击赛的开幕式上也有胡文阁演出的《贵妃醉酒》。对此,许多老戏迷表示不理解甚至痛心,胡文阁的语气中也透出了无奈:“我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年轻人了解京剧和梅派艺术。只有站上年轻人的舞台才能进入他们的视线,让他们对京剧有所了解。有人说我爱出风头,可每一次娱乐节目我都是以京剧演员的身份去参加的,我从没有拿京剧开玩笑。我们京剧人再不改变思维,真的有可能被时代淘汰。应该打破常规,让京剧走到年轻人中间去。梅兰芳艺术这么好没有人去炒作,而让一些打着梅兰芳艺术旗号的人鱼目混珠,这是多可怕的事情。”

  “就像周华健那首《女人如花》,进入KTV被大家熟知之后很多人才发现,原来京剧是很难唱的。每次跨界合作我都有个要求,那就是不能因为迎合大众而把唱腔改简单了,那就是毁京剧了。”采访中,胡文阁的心直口快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者交谈的一个多小时中,他语气慷慨激昂,在给记者讲解尚派和梅派不同风格唱腔的时候,还唱了一段《四郎探母》萧太后的唱段。

  胡文阁也玩微博,他微博的粉丝中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有人关注京剧就是个好现象,观众们是会慢慢转变的,不可能让他们一夜痴迷国粹,他们能不排斥已经不容易了。这样的工作还需要大量去做。”

  北京京剧团的“唱响之旅”将于6月9日在天津大剧院拉开演出序幕。在演出名单上的众多京剧界大腕中,记者发现了梅派第三代男旦胡文阁的名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位曾经风光一时的反串歌手直言,男旦不能让人感觉过分阴柔,“梅兰芳先生等大家,在台下都是一派儒雅的风范,让人感觉很舒服。”

  本报记者 杜琳

  作者:专访梅派传人胡文阁
阅读全文
热门内容

京剧的乐器简介

京剧的乐器简介 --> 京剧的乐器简介
京剧的乐器简介

脸谱和“跳加官”的来历

脸谱和“跳加官”的来历 --> 脸谱和“跳加官”的来历
脸谱和“跳加官”的来历

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 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学唱戏有益健康

学唱戏有益健康 --> 学唱戏有益健康
学唱戏有益健康 近年来,在公园的亭子和大树下,常有一些中老年人凑在一起学唱戏。他们这些戏迷,不计较观众多少,不计较有无琴师给他们伴奏,依然是精神抖擞,意气昂扬,声音洪亮,表情自然,他们把自己变成戏曲中的人物,演唱十分投入。...

京剧“骂戏”知多少?

京剧“骂戏”知多少? --> 京剧“骂戏”知多少?
京剧骂戏知多少? 在京剧舞台上,有一批别具一格的传统剧目,它风格独特,正气凛然,催人奋进,深受欢迎,人称骂戏。比如,老生戏的《击鼓骂曹》、《骂王朗》,青衣戏的《贺后骂殿》,老旦戏的《洪母骂畴》、《徐母骂曹》等等,都是脍炙人...

京剧行头中的十蟒十靠

京剧行头中的十蟒十靠 --> 京剧行头中的十蟒十靠
京剧行头中的十蟒十靠 我们常看到舞台上的帝王将相身穿各种颜色的盔甲和袍服,花花绿绿的,其实,这些盔甲和袍服的颜色在穿戴时都有一定的规范。以将军的盔甲和官员的蟒袍来说,则分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即红、黄、绿、白、黑;下五色即...

114首定场诗

114首定场诗 --> 114首定场诗
114首定场诗 定场诗,曲艺术语,相声、评书等曲艺演员等在演出节目前,往往先念诵四句或八句诗,诗句往往诙谐幽默,短小精悍而让人印象深刻,为的是快速聚拢观众耳音,以便演员马上进入表演,这样演员先定住了场,故称为定场诗。 1、浪说...

京剧与时代共舞

京剧与时代共舞 --> 京剧与时代共舞
京剧与时代共舞 《曹操与杨修》是上海京剧院的新编历史剧,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里程碑式的作品,首演于1988年。该剧1989年获得中国戏曲学会首次颁发的中国戏曲学会奖,1995年获得中国京剧艺术节的唯一大奖程长庚金奖。 采访札记 京沪两地...

京剧界爱好者的常识

京剧界爱好者的常识 --> 京剧界爱好者的常识
京剧界爱好者的常识 1、京剧的四功五法指的是什么? 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 2、尚老将、姜圣人、赵老开、凤二爷是人们对那四位艺术家的尊称? 尚和玉、姜秒香、赵如泉、王凤卿。 3、二、三十年代京昆演员中以演猴戏著称的...

京剧的口手眼身步

京剧的口手眼身步 --> 京剧的口手眼身步
京剧的口手眼身步 京剧唱、念、做、打四功的好坏,在于演员运用口、手、眼、身、步技巧的娴熟程度。戏班将其称为五法。 口:口法在五法中占居首位,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不仅要唱得动听,念得清脆上口,在口形上也要给观众一种美感。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