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启蒙专栏 >

京剧艺术家沈福存舞台生涯60周年庆祝晚会举行

2013-05-19 23:42 【 字体:

京剧艺术家沈福存舞台生涯60周年庆祝晚会举行

玉堂春秋香溢中华,唱念做舞至美至善。昨晚,“追梦60年”―――京剧艺术家沈福存先生舞台生涯60周年庆祝晚会在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

  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秘书长季国平,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副主席李维康,原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戏剧评论家刘厚生,市政协主席邢元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雅棠和卢晓钟出席并观看了演出。

  何事忠在致辞中向沈福存先生从艺6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他说,沈福存先生是我市德高望重的名家,在全国亦颇具影响,为重庆文艺事业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学习沈福存先生的从艺精神和艺术品格,沉心静气、孜孜不倦,不断提高艺术水平,多出精品力作,为推动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晚上8点,演出正式开始。舞台聚光灯骤然亮起,一位京剧名家与理想同行60年的精彩人生,在3个小时的演出中缓缓呈现。“一切都美好都由梦而萌发……”著名主持人赵忠祥浑厚深沉的配音旁白响起,一台旧式手摇留声机被缓缓推到前台,旧时中国老照片在舞台中央的大屏幕闪现,沈福存先生的故事就此展开。现场观众仿佛穿越了时空,共同感受沈福存先生追梦60年的不平凡经历。

  整台晚会分为上下篇章,由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主持人白燕升主持。晚会上半部分以访谈和讲述为主,穿插了沈老弟子、学生以及女儿沈铁梅的表演。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厉家五虎”之一的厉慧森,川剧表演艺术家晓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红领巾戏迷、原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之子尚长荣,分别讲述了沈老的童年趣事和与沈老手足般的情谊。厉慧森先生当场赋诗一首以表庆贺,末了唱出一句“献丑了”赢得满堂喝彩。著名戏剧评论家安志强用8个字―――“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典地概括了沈老的创作风格;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现身说法,为到场的观众形象地点评了沈老舞台艺术的魅力,令众人受益匪浅。

  75岁高龄的沈老更是粉墨登场,一曲《凤还巢》令人拍案叫绝。娇媚的扮相、动人的唱腔,赢得台下叫好声响成一片,其宝刀不老、老当益壮的精神和风范令众人深深折服。

  晚会的下篇更是高潮迭起。尚长荣、李维康、孙毓敏、李鸣岩、耿其昌、张建国、宋小川等名家一一登台献唱,沈老与众位嘉宾还一起表演了《京剧流派对儿戏连轴唱》,可谓一场难得的菊坛群英会、京剧嘉年华。

  来自全国戏剧界的艺术家、理论家、评论家,市级老领导,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文广局、市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等部门的负责人和重庆文艺界代表等1000余人观看了演出。

  京剧名家沈福存1935年生于重庆,1948年入厉家班“福”字科学艺,先习老生,后攻青衣,兼攻小生。尤其擅长青衣花旦表演,融梅、尚、程、荀、张等流派艺术精华而自成风格。迄今为止,主演剧目累计达到60余出,其中《玉堂春》、《凤还巢》、《王宝钗》、《春秋配?捡柴》成为其“看家剧目”,被业界誉为“沈氏三出半”。

阅读全文
热门内容

京剧的乐器简介

京剧的乐器简介 --> 京剧的乐器简介
京剧的乐器简介

脸谱和“跳加官”的来历

脸谱和“跳加官”的来历 --> 脸谱和“跳加官”的来历
脸谱和“跳加官”的来历

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 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学唱戏有益健康

学唱戏有益健康 --> 学唱戏有益健康
学唱戏有益健康 近年来,在公园的亭子和大树下,常有一些中老年人凑在一起学唱戏。他们这些戏迷,不计较观众多少,不计较有无琴师给他们伴奏,依然是精神抖擞,意气昂扬,声音洪亮,表情自然,他们把自己变成戏曲中的人物,演唱十分投入。...

京剧“骂戏”知多少?

京剧“骂戏”知多少? --> 京剧“骂戏”知多少?
京剧骂戏知多少? 在京剧舞台上,有一批别具一格的传统剧目,它风格独特,正气凛然,催人奋进,深受欢迎,人称骂戏。比如,老生戏的《击鼓骂曹》、《骂王朗》,青衣戏的《贺后骂殿》,老旦戏的《洪母骂畴》、《徐母骂曹》等等,都是脍炙人...

京剧行头中的十蟒十靠

京剧行头中的十蟒十靠 --> 京剧行头中的十蟒十靠
京剧行头中的十蟒十靠 我们常看到舞台上的帝王将相身穿各种颜色的盔甲和袍服,花花绿绿的,其实,这些盔甲和袍服的颜色在穿戴时都有一定的规范。以将军的盔甲和官员的蟒袍来说,则分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即红、黄、绿、白、黑;下五色即...

114首定场诗

114首定场诗 --> 114首定场诗
114首定场诗 定场诗,曲艺术语,相声、评书等曲艺演员等在演出节目前,往往先念诵四句或八句诗,诗句往往诙谐幽默,短小精悍而让人印象深刻,为的是快速聚拢观众耳音,以便演员马上进入表演,这样演员先定住了场,故称为定场诗。 1、浪说...

京剧与时代共舞

京剧与时代共舞 --> 京剧与时代共舞
京剧与时代共舞 《曹操与杨修》是上海京剧院的新编历史剧,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里程碑式的作品,首演于1988年。该剧1989年获得中国戏曲学会首次颁发的中国戏曲学会奖,1995年获得中国京剧艺术节的唯一大奖程长庚金奖。 采访札记 京沪两地...

京剧界爱好者的常识

京剧界爱好者的常识 --> 京剧界爱好者的常识
京剧界爱好者的常识 1、京剧的四功五法指的是什么? 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 2、尚老将、姜圣人、赵老开、凤二爷是人们对那四位艺术家的尊称? 尚和玉、姜秒香、赵如泉、王凤卿。 3、二、三十年代京昆演员中以演猴戏著称的...

京剧的口手眼身步

京剧的口手眼身步 --> 京剧的口手眼身步
京剧的口手眼身步 京剧唱、念、做、打四功的好坏,在于演员运用口、手、眼、身、步技巧的娴熟程度。戏班将其称为五法。 口:口法在五法中占居首位,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不仅要唱得动听,念得清脆上口,在口形上也要给观众一种美感。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