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老故事会 >

三不愿意

2013-05-19 23:02 【 字体:

 明代河北良乡县有一户姓邓的读书人家。哥哥邓文焕、弟弟邓文耀,因父亲过早去世,兄弟二人奉养母亲生活,日子过的十分清苦。邓文焕发愤读书,十几岁便考中了秀才。
 
    父亲在世时,曾为邓文焕与同乡的崔家大小姐崔秀英订了婚。邓文焕的母亲眼见儿子年岁不小,便让他到崔家去商量迎娶之事。邓文焕因见两家贫富过于悬殊,担心婚事难成,所以对迎娶崔小姐一事早就不抱希望了。无奈母亲一再催促,他只好去碰碰运气了。

    崔秀英的父母也都早已去世,哥哥崔华成了一家之主。秀英还有个妹妹名叫丽英。崔家是良乡县的首户,父母死后给他们兄妹三人留下了万贯家财,家里的一切都由崔华做主。崔华是个为富不仁的势利小人。

    崔华的最大心思就是妹妹秀英的婚事了,眼见邓家一贫如洗,他怎么甘心把妹妹嫁给一个穷秀才呢?可是两家早已定下了婚约,邓文焕手里有婚书合同,他想赖婚也赖不成。

    正当崔华为两家的婚事烦恼时,邓文焕已经找上门来,长工八儿见是崔家的姑老爷上门了,忙上前热情地招呼。八儿是个聪明伶俐又富有正义感的年轻人。他听说邓文焕是为迎娶一事而来,便提醒他说:“小姐的婚事全由他哥哥崔华做主,他这人认钱不认亲,您要见他可得多长点儿心眼儿。”

    邓文焕不以为然地说:“没关系,婚书合同现在我手里,他能怎么样?”

    崔华听八儿说邓文焕要见他,知道是为了婚事而来,马上连连摇头说:“不见,不见!你告诉那个穷酸,他想要我的妹子,那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让他别再做梦啦!”说完后他转念一想,邓文焕手里攥着婚书合同,不如趁机把他的合同弄过来,免得将来麻烦。便又对八儿说:“既然他送上:了门来,干脆让他把婚书合同给我交出来,他要是不依,我就把他吊起来打一顿,看他给不给。”

    八儿一听不由心里暗自不平,崔华背信弃义的卑劣行径激起了他的愤慨,他决心要替邓文焕打这个抱不平。于是,便假装关心的样子对崔华说:“邓文焕是个秀才,您要是打了他将来要有麻烦,咱要是想个法把他的婚书合同给骗过来,不是更好吗?”接着,他又给崔华出主意说,“等他来时,您跟他要婚书合同看,然后您就让我把那合同拿到后面给小姐去看。”

    没等八儿说完,崔华便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那婚书我不认,要是让小姐一看她可就认了。”

    “您当我真的去给小姐看啊。”八儿一笑说,“婚书到了我手里,一出门我就把它扔到灶火里烧了。到那时您再给他来个死不认账,这门亲事不就结了吗。”

    崔华点头赞同,按照八儿的主意,把邓文焕叫了进来,将他的婚书骗到手后交给八儿拿去给小姐看。八儿一走,崔华马上翻了脸,一口咬定没见过邓文焕的婚书合同,反诬他胡乱认亲,将他赶出门去。

    邓文焕十分气愤却又无可奈何,正当他准备离去时,八儿追了上来。

    八儿笑着说;“亏我多了个心眼儿,把您的婚书合同保住了,您看看,这是什么?”八儿从怀里取出婚书合同,得意地给邓文焕看。
 
    谁知,邓文焕却“哼”了一声,说,“我邓文焕虽然人穷,可志却不短,他崔家再有钱我也不稀罕。”说完,转身就要走。

    八儿连忙拉住他说:“我说邓姑老爷,嫌贫爱富的是崔华那个小子,人家崔小姐可没嫌您穷啊。这都是崔华背着他妹妹干的。您要甩手这么一走,可就辜负了崔小姐的一片情意啦。”

    “哦……”邓文焕一听不由怔住了。

    八儿又给他出主意说:“您要想成这门亲事,听我的,拿这婚书合同到县衙门去告崔华那小子,就说他是仗势欺人,强逼退亲。”
 
    在八儿的劝说下,邓文焕终于下定了决心,一咬牙说:“好,我告他去!”

    崔秀英早就知道哥哥有打退自己和邓文焕亲事的念头,焦急万分。可是家里的事一切都得听哥哥的,一个女孩儿家怎么好为自己的婚事和他争呢。丽英见姐姐一天到晚唉声叹气,知道她是为自己的婚事发愁,便劝姐姐说,“你整天唉声叹气有什么用,你要是舍不得那邓文焕,就别理哥哥那一套,他退他的,你嫁你的,不就结了吗?”

    秀英叹了口气,说:“妹妹你怎么净说傻话呀,哥哥既然要把亲事打退,叫我怎么去嫁啊!”

    丽英虽比姐姐小两岁,可脾气、性格却和姐姐大不相同,她把眼一瞪,说:“怎么不能嫁,你把嫁妆收拾收拾,管哥哥同意不同意,自己拎去,不就完了吗?”

    秀英的贴身丫头也在一旁同情地说:“对,我替您拿着包袱,陪着您一起去。”

    三个人正说着,八儿急匆匆地跑来,把崔华强退亲事赶走邓文焕的事告诉了她们。秀英一听哥哥真把婚事退了,不由失声痛哭起来。八儿劝说道:“大小姐,您别光哭啊,得赶快想个法子才行啊。”

    秀英哭着说道:“我哥哥已经把亲事退了,还有什么办法呀?”

    “我倒有个主意,不知大小姐你有没有这个胆量。”

    “有什么主意你快说。”没等秀英开口,丽英先抢着问道。八儿说道:“这会儿大爷正在外面喝酒,趁他不在,您赶快收拾收拾,去到邓姑老爷家里,你们俩赶快拜堂成亲,等大爷知道了,生米已然成了熟饭,他也就干瞪眼没法子啦。”

    秀英听了犹豫地说:“我要是私奔邓家,让街坊邻居知道了,人家还不耻笑我吗?”

    “哎呀!”八儿着急地说,“您要怕人耻笑,这一辈子的终身大事,可就让大爷给断送了。”

    丽英也在一旁催促说:“姐姐,你就别再犹豫了,待会儿哥哥一回来,你恐怕走也走不成啦。”

    秀英狠了狠心,终于下定决心说:“事到如今,我也顾不了许多了。好妹妹,快帮哉去收拾一下。”说着,姐妹二人匆忙回房收拾行李去了。

    崔华打退了邓家的婚事,心里十分高兴,在外面喝得醉熏熏的很晚才回家。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醒过酒劲儿。他刚睁开眼,八儿就来告诉他,良乡县的衙役班头已经来过了,邓文焕已经在县里把他告下了,班头传话让他带着妹妹马上到大堂回话。

    崔华一听就傻了眼,他纳闷儿地问八儿:“邓文焕的婚书合同不是让你给烧了吗,没有婚书合同他拿什么去告啊!”

    “那谁知道啊!”八儿装出一副奇怪的样子,催促他说,“班头传下话来,县太爷急等着您和大小姐上堂回、话呢。”

    崔华心里一琢磨,既然县太爷让带着妹妹上堂,邓文焕这状子八成是准下了,自己得好好应付一下。他让八儿赶紧把大小姐请来商量商量怎么办。八儿假意四处找了一遍,回来对崔华说:“到处都找过了,大小姐不知去哪儿啦。”

    崔华又问妹妹丽英,丽英也一口咬定不知道姐姐去哪儿了。崔华急得直跳脚,八儿却故意在一旁催促不已。崔华只好对妹妹丽英说:“邓文焕到县衙门把咱们告下来了,老爷传话叫我带着你姐姐上堂回话,可你姐姐不知跑哪儿去了,上面催得急,没办法,只好你替你姐姐去一趟了。”

    丽英一听让她代姐姐上堂,说什么也不答应。崔华一再央求,又许愿打对金镯子给她,丽英这才勉强点了头。崔华马上又吩咐八儿到后头找账房先生拿出二百五十两银票,赶快去县里,二百两送给县太爷,五十两打点班头。

    八儿没有去县里,而是去了城南关的邓文焕家。八儿离老远就听见邓家正吹吹打打地操办喜事儿。邓文焕一见八儿便着急地告诉他,刚才县衙的班头来过了,说县太爷要升堂审案,让他马上去过堂,可自己眼下实在脱不开身,要八儿快帮他拿个主意。

    八儿见邓文焕的弟弟邓文耀在一边,顿时眼珠儿一转,说:“没关系,您脱不开身,可以让您的弟弟替您去过堂。”

    “那怎么行啊!”邓文焕吃惊地说。

    “那怎么不行?”八儿嘻嘻一笑,把崔华让二小姐丽英代替秀英过堂的事儿说了出来,“他那儿妹妹替姐姐,您这儿就不能弟弟替哥哥吗?”
    “好,我替哥哥去打这场官司。”邓文耀不等哥哥同意便一口应承了下来。

    八儿把这边安排妥当后,这才匆匆赶到县衙,他把五十两银票偷偷塞给班头,说:“一会儿到了堂上,可全靠您照应了。”

    见钱眼开的班头立即满口答应。他告诉八儿说:“只要你把我们老爷的脾气拿准了,管保你这官司输不了。”

    “你们老爷到底是什么脾气?”

    班头凑到八儿耳边,小声说:“我们老爷最喜欢别人恭维他,你到了堂上多说他几句好话就行了。”

    良乡县的知县姓杨,这位杨知县十分昏庸可又特别喜欢别人奉承。八儿投其所好,上堂就给他带上了“杨青天”的帽子,又称他断案像包公一样铁面无私、秉公执法。杨知县被他捧得晕头转向沾沾自喜。

    八儿见杨知县中了圈套,便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有件事我不敢说,可又不能不说,说了怕老爷您生气。”

    “有什么话只管说,老爷我不怪罪你。”杨知县洋洋得意地说道。

    八儿当即把崔华嫌贫爱富,强逼邓文焕退亲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又故做激愤地说:“我们家大爷也太不懂事了,他明知老爷您是有名的杨青天,却非要我给您送来二百两银子,想把官司打赢。”

    “啊,二百两银子!”杨知县一听到银子,两眼顿时一亮露出贪婪的目光。
 
    八儿忙接着说道:“老爷您别生气,我对我们家大爷说了,人家老爷是清官,绝不会收你的银子的。可他就是不听,您说这不是成心糟踏老爷的名声吗!”

    “唔,唔,说的是。”不知是真的生气,还是心疼那二百两银子,杨知县把脸一沉,气呼呼地说道,“好你个崔华,竟敢向老爷我行贿,今天这个案子,我一定要秉公而断,审它个清如水、明如镜。”

    杨知县当即下令传双方当事人上堂。崔华发现对方来的不是邓文焕而是他的弟弟邓文耀,刚要嚷嚷,八儿拦住他说:“您先别嚷嚷,人家是冒充的,你妹子就是真的吗?要是嚷嚷起来,两家都得倒霉。”

    崔华翻了翻白眼儿,只好闭上了嘴。

    杨知县先问崔丽英为何不愿嫁给邓文焕,上堂前崔华已经教了丽英怎样回话。可一到了堂上,丽英却故意结结巴巴地说:“我哥哥说啦,我们家富贵,他们家贫穷,因此我们不愿意。”

    邓文耀当堂反驳说:“他家虽富,不过是流水浮云,我家虽贫,毕竟是书香门第,他看不起我家,我家还看不起他呢。”

    杨知县听罢连连称赞说得好,并生气地训斥崔华道:“老爷我也是书香门第,你看不起他就是看不起老爷我。”说完命人将崔华的那二百两银子赏给了邓文耀。

    杨知县又问丽英还有什么不愿意的,丽英又提出说她家有穿戴,邓家没有穿戴。杨知县不知转了哪根筋,当即对班头说:“去到上房对夫人讲,将老爷年轻时穿的漂亮衣衫取一件来与邓相公穿上,看她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崔华担心妹妹改口,忍不住上前答道:“启禀老父母,生员是个京监,那姓邓的不过一个穷秀才,因此我妹妹她还是不愿意。”
 
    “你给我住嘴!”杨知县打断崔华,说,“人家那秀才是凭学问考上的,你那监生是用几个臭钱捐来的,能跟人家比吗!”
 
    丽英趁机小声对哥哥说道:“我看那邓相公也怪好的,你就让我姐姐嫁给他得啦。”

    崔华着急地说:“你知道什么!那不是邓文焕,是他弟弟邓文耀。”

    谁知,丽英听了反而高兴地说:“那更好啦,我姐姐嫁他哥哥,我就嫁他好了。”说完,不顾崔华阻拦对杨知县说道,“大老爷,其实我早就愿意了,就是我哥哥他不愿意。”

    “有老爷我与你们做主,别听你哥哥的胡说八道。”这位杨知县还是个急脾气,说完马上让她们当堂一拜。
 
    “拜不得,拜不得!启禀老父母,他不是邓文焕,他是邓文焕的弟弟,他叫邓文耀。”

    八儿一见也大声道:“启禀大老爷,许配邓文焕的是我家大小姐,现在来到堂上的是我家二小姐。”

    杨知县被他们嚷糊涂了,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吼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你们到底搞的什么名堂!”

    “老爷容禀。”八儿当即把崔华强逼退婚,大小姐逃到邓家成婚,二小姐和邓文焕的弟弟双双冒名顶替前来公堂的经过回禀了一个详细。杨知县听罢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乐了起来,他让班头赶快去把邓文焕夫妻传到堂上回话。

    不一会儿,邓文焕与秀英赶到了。杨知县打量了他二人一番:“嗳呀,蛮好的一对小夫妻吗。”然后又对邓文耀和丽英二人说,“我看你们俩也挺般配的。好吧,老爷我给你们做主了,你们两对小夫妻即日成亲,就此当堂一拜!”说完,不由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

    一场官司就这样结了,众人皆大欢喜,只有崔华耷拉着脑袋不住地唉声叹气。这个嫌贫爱富、背信弃义的势利小人最终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非但把两个妹妹都搭了进去,还倒赔了二百五十两银子。而这一出充满喜剧性的结局却是由一位出身卑贱、被视为下等人的长工八儿一手导演而成的。

    李中

阅读全文
热门内容

儿童剧“河伯娶妇”(转载)

儿童剧“河伯娶妇”(转载) --> 儿童剧“河伯娶妇”(转载)
第一

儿童剧“狐假虎威”(转载)

儿童剧“狐假虎威”(转载) --> 儿童剧“狐假虎威”(转载)
儿童剧“狐假虎威”,两个场景,9个以上人物,含生、净等多个行当,排演过程可让小朋友深刻体会成语“狐假虎威”的含意。

中秋夜看国京《大破铜网阵》

中秋夜看国京《大破铜网阵》 --> 中秋夜看国京《大破铜网阵》
中秋之夜,国京在梅大演出传统 京剧 《大破铜网阵》。这是一出大武戏,取材于著名的公案小说《三侠五义》。李万春、王金璐、张世麟、张云溪都擅演。黄派的白玉堂早已享名。我虽自八、九岁时就喜读《三侠五义》、《小五义》,但这戏却一直...

“活曹操”老侯爷

“活曹操”老侯爷 --> “活曹操”老侯爷
说明:本文主要内容摘自《松柏庵往事》(作者:和宝堂)。 老侯爷侯喜瑞,男,京剧净角。字霭如,河北衡水人,生于北京。回族。出生:1892年2月23日, 1983年因病在其寓所与世长辞,享年92岁. 侯老身材瘦小,嗓音沙哑,缺乏演好花脸的基本...

贯盛吉 ----拿死开逗,滑稽之雄,真正的丑角

贯盛吉 ----拿死开逗,滑稽之雄,真正的丑角 --> 贯盛吉 ----拿死开逗,滑稽之雄,真正的丑角
贯盛吉 在京剧丑角里,贯盛吉的格调是比较高的。他的表演,自成一格,人称贯派。他的念白很特别,每一句话都是高起低收,好像一个孩子在被逼着去做他不情愿做的事情时的嘟囔。他是个冷面小丑,北京人所谓绷着脸逗。他并不存心逗人乐。他的...

京剧的发展史-国粹慢慢走向我们

京剧的发展史-国粹慢慢走向我们 --> 京剧的发展史-国粹慢慢走向我们
一、孕育期 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弋阳腔)。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魏长生扮相俊...

女老生的历史

女老生的历史 --> 女老生的历史
上世纪独特历史风景京剧中的女老生 筱兰英(1878-1954),本名姚佩兰。祖籍河北香河,生于天津。 中国戏剧红氍毹上的性别颠倒在世界演剧史上是独一无二的,除了日本的歌舞伎有这种现象,那也是接受了中国的影响。中国戏曲自宋元形成以来...

蔡正仁:俞派小生艺术的“稳、准、狠”

蔡正仁:俞派小生艺术的“稳、准、狠” --> 蔡正仁:俞派小生艺术的“稳、准、狠”
http://www.jingju.com 京剧网 几十年来,我学俞老的表演艺术体会最深的是三个字:稳、准、狠。 稳是小生表演的基础,综观俞老对各种人物的表演,可以看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轴心,那就是稳,无论是风流潇洒的书生还是地位赫赫的皇帝,或是喝...

京剧花旦筱翠花的"筱派

京剧花旦筱翠花的"筱派 --> 京剧花旦筱翠花的"筱派
贵妃醉酒中筱翠花扮演的杨贵妃 筱翠花,本名于连泉,生于1900,年卒于1967年。他是富连成社连字科的毕业生,山东登州人。由于他在科里演梆子戏《三疑计》里的丫环翠花演得很出色,所以萧长华先生就给他起一个艺名,叫筱翠花。(另一说,因...

《打渔杀家》

《打渔杀家》 --> 《打渔杀家》
《打渔杀家》是一出观众耳熟能详的京剧。一开场就是萧桂英在边条后唱波浪滔滔海水发。关于这句唱词在文革前的报纸上还有过讨论,有人认为既然父女打鱼在江下,不是在海上为什么会海水发呢?另一方认为海水涨潮溯江而上如钱塘、扬子。但是...